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 >> 大师作品介绍
毕渊明: (1907年--1991年)别号"至乐老人",安徽黟县人。毕伯涛子。中国陶瓷美术大师,毕渊明幼承家学,秉父传艺工金石、诗、书画、精陶瓷粉彩翎毛、山水、人物、走兽、花卉、猴。尤其画虎,有"毕老虎"之雅号,毕渊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。毕渊明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江西省文联委员、江西省美协顾问、景德镇书画院顾问。1958年毕渊明被景德镇市政府首批授予"陶瓷美术家"。
毕渊明致力攻画猛虎,集画虎名师张善子、高奇峰诸家之长、师家父毕伯涛的祖传家教,细心体察各类虎姿雄威,潜心探求画虎真功。在毕渊明的笔下,寒日卧虎如磐,巍然雄据;光天立虎如松,气宇轩昂;碧水游虎如龙,悠悠成趣;平地奔虎如风,势不可挡。毕渊明真可谓"虎神生灵气,百态动千姿",令人赞叹不已。
程意亭:男(1895年-1948年),原名程体孚,别名甫,艺名翥山樵子、洎山山民,斋名佩古,江西省乐平县人,中国陶瓷美术大师。2011年1月22日,被追忆其为"中国陶瓷美术大师"荣誉称号。他最早参与了"月圆会"的艺友聚会,亦是"珠山八友"早期的成员之一。程意亭花鸟画擅长工兼写,多以松鹤、荷塘、水鸟、紫藤、秋菊等为题材。此作品用勾描填色之法,讲究骨法用笔,线条细润劲挺,工整圆润,刚柔相济。他用工笔丝羽法,在勾勒的基础上,用尖细的枯笔丝羽,再以色罩染,以求鸟的羽毛整体有厚度,工细入微,严谨精致。画花用胭脂红洗染,浓淡相宜,过渡自然,颜色莹润; 色泽妍丽而不娇媚。十分珍贵。
邓碧珊(1874年一1930年),男,字"辟寰",号"铁肩子", "珠山八友"之一,中国陶瓷美术大师。堂号晴窗读书楼,江西省余干县人。清末秀才。科举废除后,在余干县从事教学,后来到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习,于是一面代人书写瓷字,一面功习鱼藻画技。1928年,邓碧珊加入由王琦发起的"月圆会",系"珠山八友"最早的成员,时年54岁。
邓碧珊的粉彩鱼藻瓷画,开瓷艺鱼藻文人画之先河,在景德镇乃至中国瓷艺界仍属首创。此前瓷上画鱼多为图案装饰之类,邓碧珊在鱼鳞绘制上独运功力。无论是鱼鳞的疏密排列,还是明暗关系,乃至鱼之尾、鳃、鳍,都体现了他一贯的写实风格,实到鱼之背鳍一根不少,十分注重写实在画面细部的体现。2011年1月22日追忆其为"中国陶瓷美术大师"荣誉称号。此作品用笔墨色淋漓,鱼的质感和色态、片鳞细草都满含水分,画出的茎叶像有空管。用墨添色,浓淡相宜,粗细相间,堪称细微之处见精神。画水藻以艳黑勾描,色料有深有浅,有浓有淡,一丛一丛相互交叠,层次丰富又不杂乱,且诗书画皆绝的鱼藻图瓷艺画,弥足珍贵,实乃不可多得。
刘雨岑(1904-1969),一名玉成、雨成,别号澹湖渔,六旬后号巧翁,斋名觉盒、饮冰。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,擅长陶瓷粉彩花鸟,珠山八友之一。早年受华岩的绘画艺术影响,中年深得任伯年、新罗山人的绘画艺术精髓,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。仿清雍正粉彩瓷施彩技法,在取材、构图、设色上别具一格,把文人画风吸收进陶瓷艺术领域,整个作品将诗、书、画、印融为一体,使陶瓷艺术作品从晚清陶瓷装饰的烦琐之中脱颖而出,成为有情趣、有生命、有新意的艺术品。又创水点桃花和墨彩描金施彩的画法,在粉彩花鸟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其作色彩细腻优美,极负盛名。其作品,1949年前的大都被海内外的收藏家珍藏;其后在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创作的众多珍品,大都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中。
该器物唇口,圆口,四方腹,圈足。色彩细腻优美,腹部绘有花鸟图案。胎质细坚,釉层莹亮,腹部所绘图案清新自然,画面严谨,清丽韶秀,禽鸟的用笔尤为精致,刘氏画禽鸟的灵动性特点显著,精细之中不刻板,笔情墨趣颇足,又能较好地把握粉彩料色的肌理变化,用以表现禽鸟茸毛的质感。值得收藏,属民国时期书房用具之精品。
汪野亭 (1884-1942),名平,字鉴,号平山、平生、老平、垂钓子,亦号传芳居士,平山草堂主人,斋名平山草堂,江西省乐平县人,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。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大师之一,工画花鸟、山水。在绘瓷技法上,采用油料,以水粉敷色,作品别具一格。汪野亭是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艺术家。他的山水画,一直为后人所仰重、仿效,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。创作了许多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美作品,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青睐并争相收购。他致力于“浅绛山水”和“墨彩山水”的研究。后受聘于“景德镇陶瓷职业学校”任专业教师,赴上海、南昌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及瓷艺交流,参加吴霭生、王琦组建的“美术研究社”、“月圆会”活动。此间,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的改革者,已形成探讨瓷艺的群体——“珠山八友”,人们誉称其为“八大名家”,汪野亭系这个群体的核心成员之一。
汪野亭的粉彩山水别开生面,得益于工艺的创新,更得益于艺术的创新。他率先运用“通景山水”章法装饰瓶类制品,开20世纪初景德镇粉彩山水装饰章法的新风。他绘制的墨彩瓷板画《江山胜景图》,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,以独树一帜的新技法获奖。
此幅作品气势雄峻,深凝浑厚,高古苍润。构思完整,布局讲究,画面多是翠峰烟云,路转溪桥,景点连接安排合理,意境别开生面,这种山水通景画法形式,高古脱俗,画面动静相生,萧散清逸,意境深远,远近两点红处,匠心独运,实为难得。
王步:中国陶瓷美术大师,陶瓷美术家。字仁元,号竹溪,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"陶青老人"。江西丰城市人。其父名秀青,系清朝同治、光绪年间优秀青花画手。在父亲的熏陶下,王步从小喜爱绘画,9岁时在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,1912年出师。
他摆脱仿古瓷的制作,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,创造性地运用"铁线描"的笔法,创造出大方、清新的作品,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,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。
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60余年,生平所作釉下、釉上、堆雕、刻花等瓷作,尤精于青花,享有"青花大王"之称。尤其是他独创的青花大写意技法,大胆地将国画泼墨手法运用在青花绘画上,为此他专门发明了一种既会流动也能顿住的色料,创作时他先用大号分水笔甚至用汤匙将青花色料涂浇在坯胎上,然后再勾勒线条,使线条和渲染浑为一体,产生了很好的笔墨效果。这幅作品画意浑厚、清新、简洁、淳雅,运笔自如、流畅,构图新颖、层次分明、色调浑厚、笔力刚劲、画意生动的特色,画面极为简炼而富有装饰性。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,是一幅非常珍贵的作品。
王大凡作品介绍:王大凡(1888年一1961年),男,号“希平居士”,又号“黟山樵子”,斋名“希平草庐”,著名绘瓷艺人,景德镇“珠山八友”之一,景德镇人物画的名艺师,中国陶瓷美术大师,原籍山西太原,后迁居安徽黟县。工绘粉彩人物仕女,亦善画钟馗。能诗,并擅长国画。1915年,他绘制人物画“富贵寿考”大瓷瓶,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,荣获奖状和金质奖章。王大凡在六十年绘画生涯中,兼工带写,构思严谨,用笔流畅,飘逸,形态逼真石,神情庄重慈祥,其动感飘逸,用笔如吴带当风,行云流水。本作品设色来看:一是画面绚丽照人,光彩艳发,画场面大、人物多的作品,总是根据主题需要,主角多用鲜艳夺目的色料(如胭脂红、西赤等),次要人物一般以赭、黄、蓝色陪衬;二是填色较厚实,人物画在双勾白描稿的基础上,多用浓重、深沉、艳丽的色彩,作多层次的渲染,注重明暗层次和冷暖变化,有传统工笔重彩的艺术效果。模仿品设色染色平板,厚重之中少阴阳层次变化,色调过渡生硬,少润泽之感。
王琦作品介绍:王琦,祖籍安徽,后迁居江西信江,1884——1934年,字碧珍,号陶迷散人,早年以捏面人为生,1901年来景德镇后,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,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,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,很快就超过碧珊先生。于1928年与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—“月圆会”,借此抒发胸志,以瓷会友。作为“珠山八友”之首。
“珠山八友”之首——王琦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:其早年走街串巷,以捏面人为生;而机缘巧合,得遇名师,终成彩绘大家。他作画的润格十分惊人,每幅要十几块银元,在当时超过了一代宗师齐白石!如今拍卖时更达几百万元的高价。王琦的绘画风格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,也是他率先在陶瓷绘画上使用西洋画技法,他狂放崎岖,典雅飘逸的画风,仍保留黄慎的画风。
此幅作品画工精湛、人物生动,结合早年自已画瓷像的技艺并吸收西洋画法,刻画人物的明暗光影富于变化,人物动感强,显得生动逼真,所画人物不绘布景,突出形态表情,将人物的思想在画中表现的淋漓精致,别有趣味。
王锡良:原籍安徽省黟县,1922年2月生于景德镇。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陶瓷美术大师,其幼年家境贫寒,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〈"珠山八友"之一,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〉学绘瓷画。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,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,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,从事陶瓷美术创作、研究。王锡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"陶瓷美术家",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"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,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。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,2010年被大瓷网&大陶网艺术家数据库收录为陶瓷名家、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"政府特 殊津贴"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景德镇书画院院长。王锡良的作品,讲究立意,注重装饰,追求静水流深的艺术效果。其用笔繁简有度、设色清雅丰润、构图巧妙自然。此幅作品简洁,单纯,婉约,不加缀饰,不复色彩,天然成趣,流畅明快。在艺术和画面结构上,是一种简洁明朗的风格,体现了他回归自然,返朴归真的艺术表现力。人物服饰同样也因简约而素美,在秀气中突出个性而不张扬,在文静中隐含着浪漫而不远离生活。注重那种含蓄的美,展现自然恬静的感性韵味。是一幅非常珍贵的作品。